唐朝任命小官处理重大事务

唐朝任命小官处理重大事务

大家好,关于唐朝任命小官处理重大事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小官指的是多大的官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小官指的是多大的官
  2. 唐朝薛家历史
  3. 唐工部员外郎什么官

[One]、小官指的是多大的官

〖One〗、三品以上算大官,而且是超级大官,特别是唐宋时代,三品以上的不多,而且以养老为主,也就是真正掌握权力的三品以上的更少。两汉和明清稍多,不过有实权的三品以上的大官,不管在什么朝代,都是大官。

〖Two〗、三品到五品是中级官员,一般太守(也就是现在地级市的市长的样子)都是五品以上的。在唐代五品以上入了士族。也就是当官当到五品,儿子就有荫蔽的权力了。可以直接当官或者有入太学、国子监以及地方上的官学的权力。

〖Three〗、中下级官员就是五到七品。七品是县令,在中央,六科给事中、侍御史这些官员都是六七品。其实六七品的官已经有一些权力了,甚至权力很大(比如中书门下的一些低级官吏,官品虽低,权力实大)。但是在地位上来说,并不算很高,他们很难给自己的子弟以荫蔽。

〖Four〗、七品到九品就是小官了,一般是助手,就是不会是一个部门中最大的官,比如是什么丞啊,什么掾啊。

[Two]、唐朝薛家历史

〖One〗、据文献记载,薛礼字仁贵,生于614年,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据说是北魏时期名将薛安都的六世孙。但传到薛仁贵时家道早已中落,年轻时他只能以种田为生。不甘心穷苦一辈子的薛仁贵突发奇想,竟然想用为先人迁坟的方式来改变自身命运。好在她有一位贤惠的妻子柳氏,阻止了他,并劝他去从军。

〖Two〗、645年32岁的薛仁贵投入东征高句丽大军将领张士贵(此人并非像小说中那样屡次陷害薛仁贵)的麾下,此时薛仁贵不太可能是一名火头军,最次也是一名骑兵。在安地之战中薛仁贵崭露头角,他单人独骑,“跃马径前,手斩贼将,悬其头于马鞍,贼皆慑伏”,将被敌军包围的郎将刘君邛救出。

〖Three〗、不久之后,唐军与高句丽的十五万援军在安市城外展开决战。李世民站在土山上亲自督战,这时他望见乱军之中,一员将领身穿一身特别显眼白色衣甲,手持方天画戟,腰间挂着两张弓,一马当先,大呼一声,冲入敌阵,所向披靡,唐军大胜。李世民连忙命人询问“先锋白衣者谁?”,方了解到是薛仁贵。

〖Four〗、战后李世民亲自召见薛仁贵,加封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六品),将他调入禁军(北门长上)。唐军撤退后,李世民对薛仁贵言道:“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不久薛仁贵升为右领军中郎将(四品),仍然负责担任皇宫警卫工作。

〖Five〗、649年李世民病死,李治即位,唐朝陷入武则天与长孙无忌的内部政治斗争之中。而薛仁贵则依然负责看守着他的玄武门。654年一夜暴雨骤降,大水直冲玄武门而来,其他守卫四散奔逃,薛仁贵则敲门高呼,向宫里报警,李治得以安全转移。直到28年后,李治还曾对薛仁贵谈起这件事,“微卿,我且为鱼。”

〖Six〗、658年已经45岁的薛仁贵重新踏上征程,担任他以副将身份出征高句丽,“破高丽于贵端城,斩首三千级”。第二年唐军与高句丽在横山交战,“仁贵匹马先入,莫不应弦而倒”。不久之后,薛仁贵又率军擒获契丹王以及诸部首领。

〖Seven〗、而薛仁贵一生最为传奇的战斗莫过于“三箭定天山”。话说661年天山地区的“九姓突厥”作乱,薛仁贵奉命征讨。九姓突厥派出十几个骁勇善战的在阵前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于是军中传诵“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但薛仁贵战后下令杀降。

〖Eight〗、668年高句丽发生内乱,李治调遣几路大军讨伐,薛仁贵乘胜率领两千精兵突袭扶余城,杀死敌军万余人。一时间威震辽海,“扶余川四十余城,乘风震慑,一时送款,”高句丽灭亡。此后薛仁贵率领2万人留守平壤,他“抚孤存老,检制盗贼,随才任职,褒崇节义”,在当地深得民心。

〖Nine〗、670年薛仁贵从人生的顶峰跌落到了谷底。当年薛仁贵率领10万人与吐蕃40万大军在大非川展开决战。由于副将郭待封不听节制,唐军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李治一怒之下将薛仁贵削职为民。此后薛仁贵人生起起落落,跌跌撞撞,直到681年,唐高宗念及往日功劳,于是召见薛仁贵,任命他为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

〖Ten〗、682年薛仁贵创造了他军事生涯的又一奇迹,不战而胜!两军对阵之时,当突厥人发现唐军主将是薛仁贵时,“相视失色,下马罗拜,稍稍遁去”,薛仁贵趁机率军追杀,“斩首万级,获生口三万”。此时薛仁贵69岁。第二年薛仁贵病死,时年70岁。(关于薛仁贵的详细情况请阅读《令朝鲜膜拜千年直至今日的大唐名将竟是他!》一文)

1〖One〗、根据文献记载中,薛仁贵有两个儿子,薛讷、薛楚玉。而薛丁山的原型正是薛讷。据文献记载,薛讷字慎言,649年出生,曾担任城门郎、蓝田令等小官。698年突厥进犯河北地区,武则天以薛讷出身将门,于是任命他为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使,不久后又担任幽州都督、安东都护、并州长史,检校左卫大将军等要职。薛讷镇守边疆多年,屡立战功。

1〖Two〗、唐玄宗即位后,一次检阅部队,发现唐军军容不整,玄宗非常震怒,当场下令将兵部尚书郭元振流放,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处斩。各路军马纷纷震惊失措,队形散乱,只有薛讷和解琬二人所领兵马岿然不动,玄宗对二人大加赞赏。

1〖Three〗、714年6月薛讷率兵两万讨伐北方的契丹、奚。时至盛夏,酷热难当,加之众将意见不统一,结果唐军在滦河被契丹大败,全军覆没,“讷脱身走免”。唐玄宗虽然杀了一些将领,但对薛讷只是免去了一切职务。

1〖Four〗、但没过多久,当年的8月由于吐蕃十余万人入侵,唐玄宗重新启用薛讷。薛讷率军先在武阶驿大破吐蕃军队,斩首一万余人,接着乘胜追击,又在长城堡重创吐蕃军队,杀死万余人。当时吐蕃来势汹汹,唐玄宗甚至准备亲征,听闻薛讷的捷报后,非常高兴,拜讷为左羽林军大将军,复封平阳郡公。历史就是如此滑稽,薛仁贵俘虏了契丹王,却败给了吐蕃;薛讷战胜了吐蕃,却不敌契丹。此战后不久薛讷致仕退休,720年薛讷病死,时年72岁。史书称他“沉勇寡言,临大敌而益壮”。薛讷有一子名叫薛畅。

1〖Five〗、薛仁贵的另一个儿子薛楚玉,曾在开元年间担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因为不称职而被削官。不过他的儿子薛嵩到是武将之风,也就是《薛刚反唐》中薛刚的原型。

1〖Six〗、历史上薛嵩确实参与反唐。据记载,薛嵩“气豪迈,以膂力骑射自将”,年轻时加入了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安史之乱后期,唐军大破史朝义的叛军,驻守相州薛嵩十分恐惧,于是向唐军投降。唐朝没有追究责任,反而先后加封他为昭义军节度使、高平郡王,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

1〖Seven〗、773年薛嵩病死,他的儿子薛平年幼,由他的弟弟薛昽继承节度使的职位,但不久就被驱逐。值得一提的是。薛平成年后出将入相,先后在各地担任节度使,官声极好,也一度入朝,担任宰相之职,836年薛平病死,时年80岁。

1〖Eight〗、薛平共有八子,也先后担任不同官职,只有薛从一个担当过要职,此后唐朝政局动荡,薛家才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Three]、唐工部员外郎什么官

〖One〗、唐工部?员外郎,从六品上,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咸经度之。

〖Two〗、唐代工部一般设有: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

〖Three〗、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

〖Four〗、其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

〖Five〗、工部、屯田、虞部、水部郎中各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各一人,从六品上。

〖Six〗、工部郎中、员外郎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咸经度之。

〖Seven〗、屯田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屯田之政令。

〖Eight〗、虞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虞衡、山泽之事,而辨其时禁。

〖Nine〗、水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

〖Ten〗、工部主事三人,屯田主事二人,虞部主事二人,水部主事二人,从九品上。

关于本次唐朝任命小官处理重大事务和小官指的是多大的官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7788841.com/EjaBOxoPYA.html
上一篇:唐朝任涛
下一篇:唐朝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