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唐朝

府兵唐朝

大家好,关于府兵唐朝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唐代府兵制的基本内容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唐代府兵制的基本内容
  2. 唐代军队编制
  3. 隋文帝府兵制名称

[One]、唐代府兵制的基本内容

〖One〗、唐代前期沿用北朝的府兵制,建立了雄厚的軍事力量。以下簡述唐代府兵制度的內容:

〖Two〗、唐置六百三〖Fourteen〗、折衝府於關內外,上府兵1200人、中府兵1000人、下府兵800人,每府比较高長官為折衝都尉。

〖Three〗、從農民徵兵,民年二十至六十充役,政府免除府兵賦役,惟須自備兵器及衣食。

〖Four〗、府兵由政府授田,平日安居田畝,由折衝都尉於農閑時教習戰陣。

〖Five〗、戰時由政府命將率眾出兵,戰爭完畢,兵歸於府,將歸於朝。

〖Six〗、除征戰外,府兵須每年輪番宿衛京師,有時則派往邊疆戍守。

〖Seven〗、總言之,府兵制為兵農合一的徵兵制度,有助唐室建立鼎盛武功。

〖Eight〗、唐初武功鼎盛,與推行府兵制關係密切。現概述唐代府兵制度的特點如下:

〖Nine〗、寓兵於農:府兵制是一種寓兵於農的制度,與均田制相輔而行。府兵平時務農,戰時為兵,並自備正武器。糧食和衣物,能節省國家養兵之費。

〖Ten〗、質素優良:府兵自富裕農民中挑選出來,質素甚佳,有保鄉衛土的思想。平時又經常接受軍事訓練,故戰鬥力強。

1〖One〗、兵將分離:唐代府兵的征調極為嚴格,遇有戰爭,中央臨時命將統兵;戰爭結束,兵散於府,將歸於朝,故將帥不會因久握兵權而跋扈。但兵將間缺乏溝通,導致指揮困難,影響作戰能力。

1〖Two〗、開元年間,由於昇平日久,武備廢馳,終由?騎兵所取代。

[Two]、唐代军队编制

〖One〗、早期唐朝军队沿用“府兵制”。以均田制的农户为基础,于天下各道、州、县要冲设军府六百三〖Fourteen〗、所,总称折冲府,依编制规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府长官折冲都尉(正四品),副长官左、右果毅都尉,在府下设有团(又称营),官校尉,团下有队,设队正,队下为伙,设伙长。每营下辖五队,每队下领三伙,每伙领五位什长,各领十丁。以营为基本单位。

〖Two〗、按军种的功能和配备还可分中垒、屯骑、射生、越骑、步伍、长水等。其部属官品级依次为:别驾、长史、六曹尉、参军。主管各地戍军及军户,府依规模分上、中、下三等,兵役以一年五番轮流执役,约为1000-4000人,比较多时全国有六百多府,共计军卒七十余万。常年保持三分之一在役。

〖Three〗、于中央设十六卫将军衙门专事天下军马,分别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除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督京师兵马外其他各卫还兼领关中三百多府府兵。比较高上将军基本不设、以大将军总领诸卫、十六卫每卫长官为赐号将军、下设中郎、中郎将、左右郎将、以及录事参军、仓曹、兵曹、骑曹、胄曹参军。每卫维持卫军25000-40000人,所领为常备军。卫军基层营编制略高于府兵,习惯统称为鹰扬卫,营官上多一级旅帅,长官为鹰扬郎将,品级高于府兵果毅都尉。约常备兵马二三十万左右。(前身为长从宿卫又称彍骑)

[Three]、隋文帝府兵制名称

〖One〗、开皇元年(581)改西魏24开府为12府,每府统一军,直隶皇帝。后每府置骠骑将军为长官,车骑将军为副,军府称“骠骑府”。开皇十年(590),废兵民户分立之制,把兵户编入民籍,改属州县管辖,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

〖Two〗、大业三年(607)改“骠骑府”为“鹰扬府”,长官称“鹰扬郎将”和“鹰扬副郎将”(鹰击郎将)。隋朝改革府兵制,加强“兵农合一”,有利于军队的生活、生产及管理和提高军队素质,同时也扩大了府兵的兵源,巩固了中央集权,后为唐朝效仿,至天宝年间,遂被募兵制代替。

关于府兵唐朝和唐代府兵制的基本内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7788841.com/TLzWSZFDZH.html
上一篇:废掉唐朝皇帝
下一篇:床单唐朝服